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发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1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依据学校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线上优势,认真开展线上教学,确保班级学生线上学习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本学期承担了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对于我来说,虽然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课前的准备工作却是格外“磨”教师的。尤其是对于从未涉足过的“线上教学”,更是“磨”上再加一层“磨”,线上教学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课前准备:一切从磨砺出发
磨教学平台,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我校使用智慧树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经过近两小时的摸索、试用,利用QQ群视频通话共享屏幕功能和智慧树平台共同来完成我的线上教学。
磨教学内容,选定了教学平台后,进入备课的关键环节,确定教学内容。遵循我院线上教学教师指南,“三个转变”、“三个不变”、“三个关键”的原则,根据教学设计,做到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重难点突出,知识点逻辑清晰。
二、课中教学:此时无生似有生
我的授课课程都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创新思维强,例如:《创意设计》课程,上课前会在QQ群公告栏中下达今日学习单,使同学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线上资源等。指导学生在智慧树平台中学习关于本次课的理论知识点并做好相关笔记,然后使用QQ视频共享桌面的方式补充知识点,辅导与答疑,布置作业,安排任务,作业收齐后,会使用视频的方式与学生通话,每位同学都必须发言,共同讨论交流设计心得。从学习效果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网课热情度极高,作业完成非常出色,有的同学作品创意突出、有的同学口才了得,使我对他们刮目相看,对他们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课后反思:绝知此事要躬行
首次尝试“线上教学”,使我对“互联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线上教育使教师和学生联系更加密切,学生们也利用互联网开启了汲取新知识的大门。另一方面,通过便捷的数据反馈,使得学校能够更直接的掌握每名师生的工作学习状态,对线上教学技术的掌握都愈发成熟,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相信在未来我会更好地利用线上教学方式,扬长避短,让线上和线下相辅相成。
当下,面对疫情,作为一名专职教师,好好备课,上好网络直播课,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就是在履行自己的另一份防疫责任!
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2
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哈尔滨的中小学不能正常开学,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各所学校组织进行线上课程,做到“停课不停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在线教学、居家办公的工作任务。自网课开展以来,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同时,也抓住了此次课堂教学改革的机遇,积极尝试一些新形式,反复调整,确保线上课的教学质量。现对近期线上课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熟练使用线上教学平台
在本班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了钉钉平台的直播课、在线课堂两种功能,网络畅通时采用在线课堂功能,延迟比较短;网络拥堵时采用直播课,屏幕共享呈现白板、课件、文件或视频。对钉钉的具体功能能够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为开展线上教学解决技术上的障碍,使线上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二、完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
认真做好和完善教学PPT,使之更加形象生动,做好教学设计,同时做好各种资料的电子化。在课堂准备过程中,预先把本节课要用到的课件、文档准备好,并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将有关题目重点进行标注,醒目地展示在屏幕中;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利用白板功能写板书,对本节课重点内容、习题课的思维框架呈现出来;提前预设好课堂提问环节,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教学过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更高效地复习,让学生在线上课中收获更多,为即将来临的高考做准备。
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更加便利、快捷地寻找教学资源,例如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电子教材、视频、习题等。二轮复习过程中常常需要回顾教材知识点,从教材的论述、案例中出发,利用电子教材屏幕共享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是简洁高效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可以大胆地对网络资源重新编辑、改造、升华,从而更有效地组织利用资源,制作出更符合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对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但是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原则,焦作市光明中学全体教师从接到通知起,就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开展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之中。
作为班主任,在接到通知后,及时通知每一位家长为学生线上工作做好准备。为了保证每位学生能够参与到线上学习之中,不落下一名学生,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做好准备工作,并提醒家长及时回复,待收到回复之后,才感觉工作正式起步。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原有经验是通过微信学科群发布任务,并在群里批改、反馈、统计、总结等,偶尔一次作业这样安排还是快捷方便的。但如今,教学由线下变为线上,有很多问题都浮出水面,比如,课堂重点如何讲解,难点如何突破,作业如何批改,未完成作业如何反馈等问题接踵而来。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此种方式的教师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一、积极参加备课组会议
面对困难,是战斗在抗议第一线上的医疗工作者给我们教师树立了迎难而上的榜样,也激起我们的热情和信心。道法组在韩香组长的带领下,每周二召开组内会议,商议如何有效进行线上教学,不断探索各种新型教学平台,并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完善,及时作出调整。
二、同步学习,直播讲解
同时根据省教育厅安排的线上课堂进行同步学习,及时做好听课笔记,绘制思维导图,总结难点,易错知识点,为后期讲解做好准备。在此常规工作之余,我还运用“钉钉”APP进行直播,每周会对本学科所学内容进行进行1-2次线上直播讲解,主要是根据学生作业反馈出的问题及平时学生通过微信反馈的难点进行深度讲解,每次时长30分钟左右。直播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同学中途离开,后来通过研究,发现线上听课会有数据统计,后来将听课数据截屏发至班级群,大部分同学不会中途离开,直至听完。
三、布置作业,及时反馈
每次作业都及时布置,并进行批改以及标注等级,发布优秀作业,并对个别作业进行点评。对未交作业及时发布群中进行提醒,对不合格作业打回重写,对未提交作业或敷衍了事的作业提出批评,虽然无法面对面教育,但对于大部分同学还是有提醒效果的。
四、课后反思来总结
一般课后反思是教师写的,但是由于线上教学的局限性,有部分学生似听非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每节课结束时,要求学生书写300字的课后反思,当做作业上传批改,反思中要有本课的重难点,易错点,以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样不仅能够间接提醒学生认真听课,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总结提炼的能力,是个可以尝试的经历。
五、投入“战斗”,提升自己
这里的“战斗”的寓意不仅是为抗击疫情作战斗,更重要的是为中考做好“战斗”准备。每周我都会坚持做两套中考试卷,并进行批改,标注关键点,多角度总结知识点,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并截取一部分与本学期有关的试题作为拔高题让学生进行分析,下一步计划准备将于本学期有关的试题进行整合,举行线上考试,从实践中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作为教师,虽然说因为“疫情”的关系,不能像医生一样冲在最前线,但做好教育教学本职工作就是对“防疫”的最大支持。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终将过去,静等春暖花开,与孩子们在校园里重逢。